首页 资讯 正文

光伏板解决引水难题!云南这个村旱地变花田

体育正文 53 0

光伏板解决引水难题!云南这个村旱地变花田

光伏板解决引水难题!云南这个村旱地变花田

前阵子,云南省会泽县钟屏街道以则社区(shèqū)11小组的村民们很兴奋,时不时就要来看看村里“新鲜出炉”的储(chǔ)水池的修建进度。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投资新建的太阳能(tàiyángnéng)光伏蓄电(xùdiàn)引水上山工程主水池。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诗瑀 摄

就在今年4月,由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投资新建(xīnjiàn)的太阳能(tàiyángnéng)光伏发电引水上山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阳光下,这个储水池(shuǐchí)表面(biǎomiàn)泛着银光,光伏太阳能板正努力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地将水引到山上。

为何(wèihé)村民如此关注这项工程的进度?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派驻以则社区的第一书记李明告诉记者,对于(duìyú)这个村小组的村民来说,家门口见水不难,但能用水那是(shì)极其难得的一件(yījiàn)事儿。

以则(yǐzé)社区11小组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大部分村民以种地为生。而这里60%的农田分布在山腰和山顶(shāndǐng)与山脚下(shānjiǎoxià)蜿蜒而过的以礼河有500多米的高差,每年灌溉用水是个大工程。

田在(zài)山上,水在(shuǐzài)山下,多年来,村民们农田灌溉(nóngtiánguàngài)和牲畜饮水有的靠人力一趟趟背水,有的用抽水机从河里抽,农忙的时候看着以礼河干着急,恨不得水能自己倒流到山上。

引水上山(yǐnshuǐshàngshān)后,丁忠林灌溉烟田只需接根水管。

以前每年天不亮就要带着媳妇去河里放抽水机、放皮管(píguǎn)抽水。村民丁忠林裸露的皮肤被晒(shài)得黢黑,他种了很多烤烟,对水的需求(xūqiú)很大,常年因为缺水问题头疼。

帮扶工作要急民之所急,为村里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shìqíng)。李明驻村摸排后,决定向集团申请修建(xiūjiàn)高山引水工程。

500米高差用电抽水电费太高,我们这儿光照时间长,所以(suǒyǐ)把电缆方案换成了光伏方案。前期卷烟厂技术人员(jìshùrényuán)全程(quánchéng)参与,高差多少、水道(shuǐdào)粗细(cūxì)多少合适(héshì)、水泵用什么型号……经过数据测算、制定方案后才交给村里招标。”李明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引水上山工程山顶120立方米主水池,配套光伏太阳能板,解决抽水的(de)电力需求,水上来后通过自然落差,就能用皮管将水引到下面的地里了,另外在半山腰建了两个100立方200立方米的蓄水池(xùshuǐchí),方便周边村民用水

凑近光伏抽水池(shuǐchí),汩汩水流“哗啦啦”作响,听在村民们耳里很是(shì)安心。

不止如此,引水上山,让以则社区的旱地变(biàn)“花田”,富民更有方。

从李明那得知(dézhī)今年引水工程就要完工后,今年,11组村民小组长陈少安又流转土地,把万寿菊(wànshòujú)的种植面积从不到5亩扩大到20亩。

最近几年,会泽县大力推广万寿菊种植。万寿菊兼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李明(lǐmíng)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hòu),算了一笔账:“我们小组山地多,有闲置的土地(tǔdì),租来种万寿菊的话,1年3个月花期,鲜花每公斤可以卖到一二元,一亩万寿菊大概能(néng)卖3000多元(duōyuán),形成一定(yídìng)规模后,还可以借万寿菊盛花期的时候发展文旅,提供就业机会,收完菊花,地里能接着种绿肥,产出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和社区两委分析讨论之后大家(dàjiā)开始动员村民种植万寿菊。

正巧有家收购万寿菊的公司将以则社区作为(wèi)初加工厂址的备选地址,李明忙带着工作队员积极配合街道和(hé)社区接洽(jiēqià),争取这个机会,选址、厂房改造、引进设备(yǐnjìnshèbèi)、通电通水、设备调试……去年(qùnián)9月底,加工厂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国庆后正式投产,为夯实产业基础再加一份力。

曲烟驻村(zhùcūn)工作队员在万寿菊加工厂查看产品质量。

陈少安告诉记者,万寿菊(wànshòujú)种植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是对用水的需求较高。去年(qùnián)刚开始种的时候也不敢(bùgǎn)种太多,担心灌溉供不上,太费人。今年有了更近的水源,扩大万寿菊种植面积就更放心了。

如果说引水涵养了土地(tǔdì),那么教育帮扶则是润泽人心、功在千秋。

以则幼儿园和钟屏街道钻洞小学在一个园区,记者来到学校(xuéxiào)的时候正赶上小学生下课、幼儿园学生吃午饭。塑胶篮球场(lánqiúchǎng)上是一群群孩子们玩闹的身影,食堂里坐着一帮正在乖乖吃饭(chīfàn)的小朋友。

钻洞小学塑胶篮球上,孩子们下课后正在玩闹。农民日报·中国农网(nóngwǎng)记者 郭诗(guōshī)瑀 摄

校园看着(kànzhe)不大,但各种场所、各类设施都很完善。幼儿园里城堡滑梯、跷跷板、玩具车等(děng)玩具琳琅满目,为(wèi)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dàilái)快乐,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jiàoxuéshèbèi)齐全,午睡室里一张张量身定做的小床摆放得整整齐齐,小学教室里的升降桌椅很好地照顾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以前的校园(xiàoyuán)可不是这样,钻洞小学校长尹玉林回忆道,坑坑洼洼的篮球场、破破烂烂的篮球架、老旧的教学设备和桌椅……没有好的基础设施,就没法给孩子们(men)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好一点的老师(lǎoshī)也不愿意(yuànyì)来。

怎么办呢?再这么下去村小能否继续(jìxù)存在都成问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曲靖卷烟厂的驻村队员向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申请到了教育帮扶资金。2019年以来,先后出资74万余元(wànyúyuán),协助以则(yǐzé)幼儿园及钟屏小学钻洞校区改造(gǎizào)完善教学设施。

我们看到的这些篮球场、广播系统、电子屏(diànzipíng),还有幼儿园的游乐设备等都是曲靖卷烟厂投资建设改善的。”尹(yǐn)玉林告诉记者(jìzhě),学校目前共有112个小学生、24个幼儿园学生,16个老师。在(zài)投入教育帮扶项目(xiàngmù)资金的同时,曲靖卷烟厂还通过助学金的形式,帮助(bāngzhù)解决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适龄孩子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做到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zuòzhě):林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诗瑀

原标题(biāotí):高山引水来 乡村发展见新机

监制:梁冰清 编辑:李忆宁 刘茜(liúqiàn)

光伏板解决引水难题!云南这个村旱地变花田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